春風花初綻,歌詩療人心,在詭譎多變的疫情下,義守大學醫學院江俊億、陳思綺、張彌等三位學子透過醫學與文學的碰撞,結合所學專業與個人自身的力量關注社會現況,出版撫慰人心《戴上知更鳥》的詩文集,期許能以理性的醫學力量與柔軟的文學關懷療癒社會,為疫情注入暖流,盡己之力,發揮影響力。(見圖)
談起出版詩文集的初心,擔任隊長的醫務管理學系江俊億說,因受到林榮三文學獎得主林薇晨《粵語課》的啟發,認為詩人要能關心社會議題,剛好三人皆為醫學院學生,便決定要為疫情發聲,結合醫學與文學,以出版詩文集的方式,提升人文素養;陳思綺提到,雖然身為醫學系的學生但仍想嘗試自我突破,並想向社會傳遞小小的火苗,期待能喚醒更多人的同理心;護理系張彌指出,真正提升自身水平的方式就是用言之有物的文字,來向社會訴說自己的立場,這次的作品也許不是最好的一本,但絕對是最值得懷念的一本。三人也自製詩文集網頁,將團隊成員、作品特色、課程計畫的心路歷程和銷售通路等做完整介紹,讓外界了解一本書的背後,蘊含著年輕學子對於實現夢想的堅持,更展現義大醫學院學生兼具醫學、文學、和行銷等跨域長才。
陳振遠校長表示,為鼓勵學子將學習與夢想實踐作結合,放膽跨界去實踐心中的青澀夢想,在一○九學年度首次提出「通識自主學習圓夢課程」的創新學習方案,鼓勵學子跨界學習,打破領域藩籬,敢與眾不同,並從中創造自己的獨特優勢,卓越自己;而醫學院三位學子提出「詩文集出版:透過醫學與文學的碰撞,在疫情中注入暖流!」該圓夢計畫,他們利用一年的時間從觸發、意想、書寫創作、設計排版,再經籌劃出版到行銷,對文學的熱情與社會的關懷溢於言表,希冀發揮螢火微光之初心,也獲得國家圖書館曾淑賢館長的認同,並以「以書安定人心,重拾生活色彩」為本書作序。
指導老師林天祥也讚許詩文集中的每一首詩都可清楚地躍出他們的用心,產生社會活力與意義。
教育的最終目的在於成人之美,義守大學引導學生跨界學習,勇於實踐當下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並胸懷「跨域創新、競逐全球」之大志,校內積極透過資源整合與建立鼓勵機制,以學科專業與通識博雅互為經緯,鼓勵學子提出跨界學習的構想方案、勾勒自學的學習步調與實踐方式,深化「學習如何學習」的超能力,淬鍊不一樣的競爭力。
來自: https://tw.news.yahoo.com/%E8%B7%A8%E7%95%8C%E5%9C%93%E5%A4%A2%E8%87%AA%E5%AD%B8%E5%8A%9B-%E4%B8%8D-
離婚證人